陳富國:中國消費者判斷品牌影響方式和國際市場不同
INTERBRAND中國區(qū)CEO、論壇組委會聯(lián)席主席陳富國
鳳凰網財經訊2009年9月4日,第五屆“2009中國品牌價值管理論壇”在北京中國大飯店召開。大會邀請全球知名品牌與本土品牌的決策者進行深度交流,探尋最佳的品牌價值管理理念、途徑和方法。鳳凰網財經進行全程直播。Interbrand中國區(qū)CEO、論壇組委會聯(lián)席主席陳富國在“圓桌對話1:后經濟危機時代的品牌提升”上表示,中國消費者在判斷品牌帶給他們的影響,在各個品類當中,實際上遵循一些跟國際市場消費者不同的心智路線,他們實際上有他們自己獨特判斷的標準和方法。以下為發(fā)言實錄:
陳富國:關于后經濟危機,剛剛陳教授給出了一個解釋,我覺得我們可以更加現實的來看待中國的情況。我記得在去年11月、12月到今年的1月,確實大家的信心在不斷的下降,中國消費者信心據我們觀察,實際上從2月份以后就開始逐步回升了。換句話說,假如我們已經經歷了一次經濟危機的話,這次經濟危機在目前來說還真的非常陰晴不定。后經濟危機某種情況也是看未來機會在哪里的研判過程。
從今天幾位嘉賓發(fā)言當中我一直強烈感覺到,我們的企業(yè)應該要去思考這樣的問題,這次經濟危機到底給中國市場帶來了何種變化?到底我們的消費者的消費模式、他們原來建立對于品牌的信心的基礎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我們的策略總監(jiān)陳濮的演講向我們揭示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中國消費者在判斷品牌帶給他們的影響,在各個品類當中,實際上遵循一些跟國際市場消費者不同的心智路線,他們實際上有他們自己獨特判斷的標準和方法。我相信所有這些不同,實際上都會有非常微妙,但是非常持續(xù)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企業(yè)的品牌策略。我們在不同行業(yè)當中,比如我們在重工行業(yè),或者我們在消費品行業(yè),實際上看到的消費者對于我們品牌的要求,經過這場危機都在發(fā)生一些微妙而深刻的變化。所以我認為在這樣一種陰晴不定的關鍵時刻,我們還是要非常保持關注對于我們的目標人群的想法、需要和消費模式的一種變化。
另外我們還要看到可能的機會,我非常贊成淘寶網程總的說法,我們實際上要習慣倒立來看市場,有時候你看到消費者一些拒絕的表情,但是未必就看成拒絕,實際上這里有一些可以讓我們深入挖掘一種新的市場營銷模式的機會。這是我從比較概念化、比較抽象化的角度來理解主持人的這個問題。謝謝大家!
相關專題:
版權聲明:來源鳳凰網財經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鳳凰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布/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鳳凰網財經",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luq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