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銀行保險駐點銷售禁而不止
證券時報記者 唐曜華
盡管中國銀監(jiān)會要求今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停止在銀行網點駐點銷售,但證券時報記者昨日走訪時卻發(fā)現,仍有少數銀行網點有保險公司代理人向客戶銷售保險產品。此外,還有部分銀行網點的理財經理對一款分紅險的收益打包票,夸大宣傳稱“跑贏定存沒問題”。
仍有保險業(yè)務員駐點銀行
昨日,證券時報記者以客戶身份咨詢保險業(yè)務時,深圳某國有銀行大堂經理向記者引薦了一位著裝與銀行工作人員類似的人員給記者作介紹。該工作人員一開始并未向記者表明身份,而衣服上只有姓名牌。
在銀行理財區(qū)旁邊一張辦公桌,她打開電腦登錄“金領保險××××”軟件后,隨即彈出一則某保險公司的說明:“尊敬的客戶,×××為××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人……”記者發(fā)現,該說明所指的保險公司代理人姓名與該位工作人員的姓名一致,隨后該銀行網點大堂經理也證實了她是這家保險公司的專員,而非銀行工作人員。
期間,該保險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其就職保險公司的多款產品,并建議記者購買。而對于其他公司的保險產品,她表示不清楚。
去年11月發(fā)布的《中國銀監(jiān)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yè)銀行合規(guī)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明確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不得允許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
夸大收益現象仍存在
證券時報記者還發(fā)現,一些銀行理財經理的銷售行為仍存在不符合銀監(jiān)會規(guī)定的現象,比如,商業(yè)銀行不得將保險產品與儲蓄產品、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混淆銷售,不得將保險產品收益與這些產品簡單類比,不得夸大保險產品收益。
在某國有銀行網點,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稱,該行代理的保險產品以儲蓄型保險為主。
另一家國有銀行的理財經理在介紹某保險公司的“優(yōu)越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時,對該款產品可能獲得的分紅收益進行了介紹和對比,“你1萬塊錢存1年定期只有275塊錢的收益,買這個產品的分紅收益至少跑贏定存利率是沒問題的?!?/p>
記者查詢這款保險產品的說明書發(fā)現,該款產品的說明書明確載明“本產品為分紅保險,其紅利分配是不確定的”,并未出現保底收益的字眼。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分享到: | ![]() |
![]() |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唐曜華
編輯: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