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圣誕的阿姆斯特丹市集
在圣誕歌曲四處飄揚的季節(jié),圣誕集市上佇立的人偶,讓人感到圣誕無處不在。
阿姆斯特丹的冬天像所有位于歐洲北部的城市一樣寒冷陰沉,12月更是凄風苦雨,但是從11月中旬開始,整座城市就開始為圣誕節(jié)做準備。荷蘭人認為,他們的圣誕老人是從西班牙坐船來的,從12月5號一直住到12月24號,為了迎接他,這座歐洲古城早早地就沉浸在圣誕的節(jié)日氛圍里。
在阿姆斯特丹的圣誕集市里,吃是最重要的主題。寒氣越刺骨,越襯托了各色小吃攤生意的興隆。街頭巷尾,運河橋邊,一夜之間冒出了無數(shù)臨時售貨亭,有墻有頂,只在人行道的一邊立一面明晃晃的玻璃柜,里面的食物樣品讓人饞蟲涌動,手已經(jīng)不自覺地掏出錢包。
柜臺后滿面紅光的金發(fā)女孩的身影嵌在運河公寓濃郁的色彩和粗壯的線條里,讓人恍若看到17世紀尼德蘭畫派的單純而充滿激情的民俗場景。
不同之處似乎只在于滿樹的圣誕彩燈。如今,圣誕彩燈映射下的臨河公寓早已定格成紀念品店中最漂亮的明信片。
阿姆斯特丹是全世界購物狂們熱愛的城市,這里永遠充斥著獨家售賣的各色小店,比起永遠千篇一律的百貨公司,這些小店更有淘寶的樂趣。
當然,圣誕臨近,最不該錯過的是一年一度在博物館廣場開辦的圣誕集市,比起德國的圣誕集市一本正經(jīng)地維持著傳統(tǒng)風格,阿姆斯特丹的圣誕集市更加隨和休閑。
皇家博物館與凡·高博物館構成的博物館廣場上夏日水景池被凍結成溜冰場,不同年齡、性別、國籍的人們在喧鬧的圣誕音樂中享受著冬季特有的嚴寒快感。比起翩翩起舞的冰上高手,那些扶著簡陋木頭靠背椅的東倒西歪的小孩子們更有看頭。頭上撞歪的絨帽下冒著熱汗的小臉蛋紅撲撲的掛著鼻涕,小舌頭沿著紙杯邊緣舔著香甜的熱巧克力,呼出的熱氣迅速被冷卻成水霧。
天寒地凍,熱氣騰騰的美食成了難以抵御的誘惑。圣誕集市上最常見的是荷蘭特有的一種油炸小面包, 名叫“Oliebollen”,它的上面灑著白色的糖霜,外皮上摻了蘋果丁和葡萄干,趁熱就著咖啡是不錯的冬季小點心。
還有一種現(xiàn)做現(xiàn)賣的小吃,叫“Poffertjes”。你若想吃到,那就哪兒人多奔哪兒去吧。只要有賣Poffertjes,那周圍一定圍了一群看客,饒有興趣地看著袖子擼到胳膊肘的迷你煎餅大廚師熟練地拎了一大筒面糊往至少有100個小圓模子的大鐵板上填空,這頭還沒填滿,那頭已經(jīng)熟了起鍋,然后又趕緊往紙袋里裝,一個小攤位忙得不亦樂乎??諝饫餄M是牛奶雞蛋混雜的甜味,聞起來比吃到嘴里更好,難怪看的比買的人還多。
在阿姆斯特丹旅行,假如你不愛吃甜食,那么你大可把烤香腸、比薩餅、土耳其烤肉當作你的零碎小點,但在圣誕集市,這一招可行不通。阿姆斯特丹的圣誕集市永遠是甜食的天下。酷愛甜食的荷蘭人從不在圣誕集市賣這些外國人帶來的小吃,惟一勉強混跡露天市場的非甜食類小吃是肥大的比利時大薯條,頂著一大堆又甜又辣的花生醬,熱乎乎地吃下去讓人酣暢淋漓、心滿意足。
手捧荷蘭小吃,胃里泛著熱氣,再慢慢選購裝飾圣誕樹的小飾品吧。各種手繪的陶瓷小掛件、傳統(tǒng)的鐵框彩色玻璃掛件,如同中國的剪紙一樣反映了荷蘭黃金時代的手工藝和審美。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作者:
編輯:
lil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