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人民幣升值有助中國控制通脹
財華社深圳新聞中心
世界銀行(WB)周二(19日)發(fā)布報告指出,中國可以通過引導人民幣上行來阻止短期可能面臨的通脹走高。
世界銀行表示,資產價格進一步上漲將對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構成主要風險。不過,人民幣名義匯率逐步上行可以幫助阻止物價壓力。
該行認為,任何物價上漲都可能得到控制,這些上漲將部分來自國際原材料價格,人民幣走強將降低進口成本進而幫助抵消此類物價上行。
眼下,中國面臨來自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不斷增加的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本周末G20財長會議召開前,匯率問題緊張局勢已在不斷升級。
世界銀行表示,與該行研究范圍內的其他東亞和太平洋地區(qū)國家貨幣相比,人民幣升幅“更加溫和”。與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前相比,人民幣實際匯率上行約8%,地區(qū)他國匯率升幅則達10%到15%。
世界銀行表示,自6月中國決定提高人民幣匯率靈活度以來,人民幣/美元名義匯率僅升2.4%。按實際匯率計算,1月迄今人民幣升幅逾4%,但通脹走高影響迄今已經超過人民幣升值。實際匯率反映經通脹調整后的名義匯率。
1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人民幣匯改有益于政策有效性和緩解通脹,但此類改革需以漸進方式開展。
如果人民幣還是溫和走高,美國及其他政府的人民幣政策批評者恐難保持沉默。雖然15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在11月韓國峰會后再就是否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做出決定,但這一問題預計仍將成為匯率問題相關國際討論的“色調”所在。
世界銀行表示,與人民幣小幅升值相比,地區(qū)他國匯率升幅較大與資本大量涌入導致匯率強勁升值有關。
東亞一些國家央行已經采取干預以遏制各自貨幣升值,這些升值已對其出口依賴型經濟造成傷害。
但世界銀行表示,此類舉措成效有限,如果更多資金因此涌入這些國家的金融體系,這有可能助漲通脹火焰。
世界銀行強調,在缺乏適當對沖的情況下,這些措施可能增加地區(qū)通脹壓力。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