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訴高盛或為秋后算賬開始 洋投行在華也不軌
稱高盛隱瞞與第三方的關系放出錯誤信息 高盛辯解自己沒錯也沒賺著錢 稱投資者也有責任
本報訊 (記者 楊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16日向聯(lián)邦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指控高盛集團在金融產品問題上涉嫌欺詐,造成投資者損失超過10億美元。
SEC在昨晚發(fā)布的一項聲明中指出,高盛設計并銷售了一種基于房地產市場次級貸款業(yè)務的抵押債券(CDO),但卻沒向投資者透露相關重要信息,特別是美大型對沖基金公司——保爾森對沖基金對該產品做空的“關鍵性信息”。
SEC執(zhí)法部門主管羅伯特-庫薩米指出,高盛錯誤地允許這位做空抵押貸款市場的客戶,在挑選抵押貸款證券投資組合時發(fā)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卻告訴其他投資者該組合是由獨立客觀的第三方推出的。
聲明指出,為了這項交易,保爾森對沖基金公司2007年4月向高盛支付了約1500萬美元的設計和營銷費用,而以ACA資產管理公司和德國IKB銀行為代表的投資者因此蒙受的損失可能會超過10億美元。
SEC的聲明發(fā)表后,高盛集團迅速回應稱,SEC的指控“在法律上和事實上完全沒有依據(jù)”,并辯稱自己在該項投資組合中也虧損了9000萬美元。
同時,高盛認為,已向投資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投資者本身在交易中應該清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事件影響:美政府或啟動對華爾街“秋后算賬”
高盛是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這起針對該公司的法律訴訟被認為是美國政府打擊金融危機期間金融衍生品欺詐的一次關鍵行動。
金融危機期間,一些對沖基金、投行等暗地勾結、蒙蔽投資者并做空金融市場,從而加劇了金融市場的動蕩,使投資者蒙受巨額損失。
《華爾街日報》指出,有人甚至認為這些交易可能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爆發(fā)。
《紐約時報》稱,接下來人們將看到一個“更具攻擊性的”SEC,該部門將徹查華爾街在次貸危機中的角色。
這也引起了市場對SEC可能調查其他銀行及CDO產品的猜測,16日,道·瓊斯指數(shù)結束了六連陽,下跌126點?;ㄆ旒瘓F、美國銀行也同遭連累,股價連聲下跌,金融行業(yè)股票幾乎無一幸免。
美國媒體感嘆:“好不容易復蘇的金融市場又被高盛的一只鞋子打下去了?!?/p>
相關鏈接:洋投行在華也行為不軌
實際上,洋投行對中國投資者做出的不軌行為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最有名的當屬高盛、花旗、匯豐等洋投行將在美國國內被禁止銷售的“累積期權”類金融衍生品兜售給中國投資者。
許多投資者在不明就里的情況下購買這種被稱為“金融鴉片”的產品,并在金融危機中大多賠得血本無歸,損失動輒以千萬元計。2009年7月,大批被“血洗”的內地投資者組成“香港銀行受害者聯(lián)盟”,開始集體維權之路。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fu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