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中國主席吳港平:香港經濟發(fā)展先要明確自身定位
2014年09月12日 11:25
來源:鳳凰財經
作者:劉靜
鳳凰財經訊 9月11日,隨著上海自貿區(qū)的建立,滬港通的開通,以及近期香港社會矛盾的激化,香港的經濟發(fā)展和定位引起外界的擔憂。在此情況下,鳳凰財經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期間專訪了安永中國主席,吳港平在香港和中國內地的會計業(yè)有超過30年的專業(yè)經驗,主要負責安永在中國內地、臺灣、香港及澳門地區(qū)的業(yè)務,于2008年加入安永前,吳港平歷任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大中華主管合伙人和花旗集團中國投資銀行的董事總經理。同時,也是香港中國商會顧問之一。
他認為,目前香港經濟發(fā)展的壓力還是很大的,香港必須把經濟看的比較特殊一點,把經濟問題放的前瞻性一些。香港經濟的問題不在于上海自貿區(qū),而是首先要看清自身的定位,規(guī)劃自身的發(fā)展。
“過去,香港作為跨國公司到中國投資的橋梁,很多跨國公司要到中國投資,首先在香港成立一個他們進入中國的子公司,一個橋頭堡,這對香港的經濟幫助很大,對香港的就業(yè)機會貢獻很多?,F在香港首先搞清楚自己的發(fā)展定位,如很多內地人喜歡去香港消費,香港可以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內地人去消費;港政府也應該多開發(fā)一些旅游的點,讓游客去。”吳港平說。
另外,與內地相比,香港有很多自己的優(yōu)勢,包括法律架構,金融中介,稅率以及配套設施。吳港平說,香港政府和企業(yè)應該要想一下將來的定位,未來五年,未來十年香港希望經濟怎樣發(fā)展,然后好好地規(guī)劃,按照這個目標去做。
香港經濟發(fā)展壓力還是很大的
鳳凰財經:據您在內地與香港的經歷和觀察,如何看待目前香港經濟的發(fā)展形勢?外界有說法認為,現在香港經濟法發(fā)展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產業(yè)轉型困難,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經濟和社會現在出現了裂變
吳港平:現在香港經濟發(fā)展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我的看法是,香港一直是經濟發(fā)展不錯的一個地方,但我們也看到,要是把香港和一直競爭比較激烈的地方比較,如新加坡,香港的經濟總量和人均GDP都比新加坡落后。
鳳凰財經:那么您認為目前香港經濟發(fā)展的一個癥結問題在哪里,包括占中,以及社會貧富差距加大等問題?
吳港平:我認為香港的經濟發(fā)展,首先要把香港的地位弄清楚。此前,香港以前一直發(fā)展的很好,其中一個原因是建國之后,香港充分發(fā)揮了“橋頭堡”的作用。1949年以及改革開放后,香港作為跨國公司到中國投資的橋梁,很多跨國公司要到中國投資,首先在香港成立一個他們進入中國的子公司,一個橋頭堡,這對香港的經濟幫助很大,對香港的就業(yè)機會貢獻很多。所以,當時香港對中國整個經濟發(fā)展起到一個很重要的橋梁作用。
過去香港定位準確,做的很好;現在,我相信香港還是有機會的,首先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比如現在很多內地人喜歡去香港消費,香港可以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內地人去消費;另外,香港政府也應該多開發(fā)一些旅游的點,讓游客去。引起內地游客與香港人沖突,可能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的旅游,可以去的點太少了,多集中在一些地方。
既然游客喜歡到香港消費,是不是香港可以考慮再多開發(fā)一些旅游景點,旅游項目。所有的國家都希望歡迎游客到他們那去消費的,這是沒有什么可爭議的,但關鍵是如何減少其中的矛盾。
另外,很多中國企業(yè)喜歡到海外收購土地,正如20年前,日本很多企業(yè)到新加坡去收購合并投資。現在世界五百強企業(yè)中,約有100家是中國企業(yè)。中國企業(yè)在世界上變得越來越重要,一定會有更多的收購和合并。對此,香港能不能考慮成為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一個重要的橋梁?
當然,還有一點,現在很多中國企業(yè)選在在香港資本市場上市,這方面香港也可以想辦法做的更好一些,吸引內地好的企業(yè)到香港資本市場中發(fā)行股票,債券等。
阿里選擇紐交所:不是好與不好對與錯的問題
鳳凰財經:您剛剛提到香港資本市場,此前阿里巴巴因與港交所“同股同權”不合,轉向紐交所上市。對此,你是如何看待香港目前的股權制度,以及阿里巴巴的選擇?
吳港平:不同企業(yè)到不同地方去,選擇不同的資本市場,這個是企業(yè)的利益均衡考慮,一點都不奇怪。因為不同的市場有不同的上市規(guī)定,上市條款,對不同的行業(yè)吸引力不一樣。
中國很多互聯網企業(yè),選擇到美國上市,在這方面美國市場認知肯定更多一些,對這些企業(yè)能夠分析的更好。
所以,我們不能因為某一個企業(yè),或者某一個行業(yè)到某一個市場,就認為另外一個市場有限。個別企業(yè)的選擇和認定,不是好與不好,對與錯的問題,而是不同的市場適合不同的企業(yè)。當然,我們需要一起去研究這個問題。
香港經濟發(fā)展受限要明確自身的定位
鳳凰財經:現在內地市場越來越開放,例如上海自貿區(qū)的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有分析認為香港的經濟地位會受到沖擊,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吳港平:我的看法是,中央政府對香港也很照顧,很多政策都是偏向香港的。我認為,香港不要太悲觀,不能因為一個政策出來,上海發(fā)展了香港就不發(fā)展了,換句話說,即使上海不發(fā)展,其他地方也在發(fā)展。有競爭才有進步,中國市場很大。
另外,與內地相比,香港有很多自己的優(yōu)勢,包括香港的法律架構,金融中介機構,稅率以及很多很多配套設施。
所以,這方面我認為,香港沒必要把這些問題看得太嚴重,相反,我認為香港政府和香港的企業(yè)應該要想一下將來的定位,未來五年、十年香港希望經濟怎樣發(fā)展,然后好好地規(guī)劃,按照這個目標去做。在這方面,上海是有一個明確規(guī)劃的,并且一直在往前走。
香港經濟的問題不在于上海自貿區(qū),而是應該看清自身的定位,規(guī)劃自身的發(fā)展,這方面多做研究。只要我們把精力放對地方,香港還是有很多優(yōu)勢的,我對香港的經濟還是很有信心的。
鳳凰財經:關于滬港通,據您了解,目前它對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和影響?
吳港平:現在說滬港通的影響還是為時過早。我的看法是,現在很多企業(yè)是兩地掛牌,未來股價方面的差異可能減小香港個人要買內地的股票會很容易,同樣,內地將來也可更方便地在香港投資。這是雙贏的,對內地和香港都有好處。
我常說有一個新的發(fā)展出來,只要抓住新的機遇,就會有一批新的企業(yè)家出來。當然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更關心的是監(jiān)管問題,但總的來說是有好處的。
中國6%、7%的經濟增長都應該是非常可喜
鳳凰財經:如何評價現在中國經濟形勢以及下半年的經濟壓力?
吳港平:經濟下行的壓力是存在的,但我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還是比較樂觀的。今天,我們不能盲目地看幾位數的發(fā)展,這個不重要,因為我們的基數很大。我相信,只要我們的經濟增長能夠維持在7.5%的水平,說得不好聽,6%又怎樣?其實很多國家能達到這樣的增長率就已經很開心了。
我的看法是,只要我們能夠保持有足夠的就業(yè)機會提供給大學畢業(yè)生,就已經很足夠了。因為不能看到像歐洲一些國家,很多大學畢業(yè)生出來以后找不到工作,失業(yè)率很高,這會給社會帶來不穩(wěn)定的因素。
我認為6%、7%都應該是非常可喜的經濟的增長??偟膩碚f,我們國家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手段去調控經濟增長的,所以我相信政府還是很有能力,很有水平的。
鳳凰財經:說道政府調控,現在不少人對政府“強刺激”和“微刺激”的措施很是關心,擔心經增速下降時,政府時候會采取強刺激措施,加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您是如何理解這點的?
吳港平:政府一直說要減少投資刺激因素,但我們也要知道,經濟發(fā)展其實是離不開投資拉動的。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初始發(fā)展,主要是通過出口和完善投資來帶動的;近年來我們希望通過投資和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但是這種經濟結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人的消費觀念有很多因素組成,中國人習慣把錢存起來,不消費這是一個問題。
然而,如何鼓勵消費,讓人們更多地消費?這就牽扯到很多其他因素,包括我們的醫(yī)療保障、養(yǎng)老保險等。如果老百姓對自己的將來擔憂,肯定不會花錢。所以要考慮怎么樣鼓勵消費,但是消費還是有限制的,僅僅依靠消費拉動經濟也是不夠的。
我認為,中國政府是可以通過很多的渠道來刺激經濟的,如此前調整銀行準備金率,國有企業(yè)的投資等,手段還是比較多的。因為中國政府對經濟的掌控力度還是可以的。在很多國家政府對經濟的控制的手段相對是比較少的。中國的手段還是比較多的。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我還是比較樂觀的。(劉靜/文)
相關專題: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
【獨家稿件聲明】凡注明“鳳凰財經”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鳳凰網財經頻道(010-60676000)聯系;經許可后轉載務必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近一年
13.92%
混合型-華安逆向策略
鳳凰點評:
業(yè)績長期領先,投資尖端行業(yè)。
29歲小伙戀上62歲老太 稱做夢都夢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鳳凰財經官方微信
財富派
視頻
-
實拍日本“最美玩家”打街霸
播放數:194353
-
國行版索尼PS4主機開封儀式
播放數:124395
-
越南小哥用生命Cosplay火女
播放數:173975
-
楊冪代言手游拍廣告曝光素顏臉
播放數:8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