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理財大盤點:中國股市單邊暴漲一整年
2009年股市大漲 (宋溪制圖 圖片來源:北京晚報)
別了,998。別了,1664!
2009年,A股站在3000點之上。歲末,當投資者傷感地告別那些歷史大底的時候,才深刻地感覺到自己的目光曾是多么的短淺,而在那時的驚恐和盲從又是何其的可笑。
然而,歷史總是一遍又一遍重復,每個階段又是驚人地相似。
2007年一起吹泡,2008年一起被套,2009年一起享受牛市。2009年,中國市場“出人意料”地幾乎單邊暴漲了一整年,紅色A股行情引領了全球市場的啟動,在整整一年中形成了世界范圍內(nèi)又一個超乎預期的牛市。
不過,在這樣一輪行情中,仍然有人懊悔有人歡喜——一項最近的調(diào)查顯示,2009年有61.3%的散戶炒股掙錢,但僅僅有約6.2%的散戶年內(nèi)贏利在100%以上,而同期虧損的散戶比例為20.1%。
2009年,我們因什么而賺錢,又是因什么而賠錢?2009年,給億萬中國股民留下了什么財富?2009年,又有哪些值得總結和思考的啟示?
啟示一 危機即良機
底部總在絕望中誕生,危機總會帶來最好的機遇。
“晚節(jié)不保”——這是2009年初市場評論人士侯寧對79歲的巴菲特的評價。侯寧認為,因為長于企業(yè)價值評估的巴菲特顯然沒有看透美國這輪經(jīng)濟衰退的性質(zhì),更沒有意識到這輪金融海嘯遠非1997式的局部金融危機?!盎蛟S,還有長期作為一個寂寞老人的晚年膨脹了的虛榮心在作怪……”
猜度巴菲特有心理問題的侯寧并不知道自己的無知。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市場就用響亮的耳光回敬了侯寧和眾多嘲笑巴老的人。
“當心那些能夠獲得一致喝彩的投資行為,相反,偉大的行動開始遇到的卻往往是打呵欠?!?這是2009年3月巴菲特在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刻致股東信中的名言,而股神同時用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手筆不斷增倉搖搖欲墜的美國股市,更不用說他剛剛下注340億美元豪賭美國經(jīng)濟的未來。
不期而遇10倍股——這又是小投資人黃建斌在港股市場上的“艷遇”:玖龍紙業(yè)。從一元多開始買入,到15元左右陸續(xù)拋出,10倍牛股讓他領教了市場戴維斯雙殺后帶來的暴漲。
而A股市場上,黃建斌遠沒有這樣的“運氣”:選擇重倉保險金融等大藍籌股。不過,市場仍然給了他1倍以上的回報。“危機來臨的時候,投資者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尋找市場崩潰所創(chuàng)造的良機?!秉S建斌說。
啟示二 等待也是投資
“為什么不能等三年?”這是投資界成功人士對后輩常說的一句話。
“等待也是一種投資”——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總編、《冷眼分享集》的作者馮時能用自己30多年的投資經(jīng)歷論證了這一點:
“你買了一間屋子,由跟發(fā)展商簽約到發(fā)展商交屋給你,前后三年,你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三年的等待,你覺得一點也不長。在這期間,你沒有分文收入,卻定期地給銀行利息,你也毫無怨言。”
“你買了一百英畝的荒地,開辟為油棕園,由伐木、燒芭、開路挖溝、育苗、種植、除草、施肥,整整忙了三年,才看到棕果出現(xiàn),收成仍不足以維持開支,再等兩年,棕果漸豐,油棕園的收支才達到平衡,仍沒錢賺。這已是第五個年頭了。忙了五年,只有付出,沒有收入,你不以為苦,因為你知道那是賺錢無可避免的途徑?!?/p>
馮時能在自己的故事中先后舉了5個例子:買屋收租、開辟油棕園、建屋出售、從事工業(yè)、開零售店,從籌備到賺錢,快則一年半,慢則五年。他說,這些例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投入資金,希望賺取合理的利潤,這叫“投資”。業(yè)者除了知道投資需要時間外,也接受一個事實,即凡是投資,都有風險,沒有任何投資是沒有風險的,風險是他們賺取比銀行定存更高的利潤所付出的代價。
奇怪的是,絕大部分的股票投資者,都希望今天買進,明天就賣出,賺取暴利。故事的最后,這位億萬巨富提出問題:“做事業(yè),你可以等三五年,股票投資為什么不能等三五年?”
如果在6000點買入股票,等待三五年意味著什么?上海證券報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截至上月,兩市855只個股股價已經(jīng)超過了2007年6000點。這意味著僅僅兩年之后,即使是在6000點高位購買的股票,多數(shù)也有可能在兩年之后獲得正收益。所以,即使你什么都不做,等待也是投資的一種方式。
啟示三 牛市請捂股
2009年,一年中交易了七八百只股票的股民和一個買入從來不動的投資者之間會有什么不同?
每次選取5只不同的股票、在市場中殺入殺出的股民王躍在年終總結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整個2009年仍然顆粒無收:賬上那15萬資金還是15萬,不僅一點兒沒多,還少了幾百塊“大洋”。
“今年總算趕上了好幾個漲停板,獲利最多時也有三四成,怎么就沒賺錢呢?”作為小散戶的王躍有些想不通:平時交易雖然不總是獲利離場,多數(shù)情況也僅僅是微虧或者小虧,怎么結果總是這樣呢?王躍計算后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交易的摩擦成本占了大頭?!懊看慰雌饋聿欢?,但算下來都差不多趕上賺的一半了?!?/p>
而自稱“亞泰控股”的龍先生從5元左右的成本“重倉”亞泰集團一年來,盡管坐了好幾遍過山車,但收益也有了80%左右。對龍先生來說,亞泰集團是他唯一熟悉的企業(yè)。雖然沒有一次漲停經(jīng)歷,卻讓他的資產(chǎn)增長超過一年的工資。
王躍和龍先生也許正是兩大類股民的典型寫照,前者一年下來手中資金并無增長甚至還有虧損,而后者資產(chǎn)已經(jīng)悄然翻倍。
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早已證明:炒股不如捂股。2009年一年的行情下來又一次證明:盡管市場波動頻頻,牛市中總是持有者才能享受到最多的上漲。
恰如巴菲特笑談的那樣,娶100個老婆最終可能一個都不了解,而緊緊看住一個人往往姻緣美滿。
查爾斯·艾利斯在《投資藝術》一書中針對70多年來美國股市標普指數(shù)有過一段論述: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如果錯過了那些表現(xiàn)絕佳但不算太多的60個月,就會錯失掉整整60年才能積累到,而且?guī)缀醯扔谒械耐顿Y報酬率。其中的結論就是:“閃電打下來時,你必須在場?!?/p>
別的行業(yè),勤勞意味著收獲。而股票投資則似乎相反,不斷在股市中搶進殺出,收獲往往最少。買進后穩(wěn)如山地長期持有,正是眾多投資者成功的秘訣之一。
啟示四 拔草留花
牛年股市,你是否經(jīng)?!鞍蔚趱r花、留下雜草”?
“你說,我這套牢的兩只還等不等?”3000點之上,總有人問起這樣的問題。
“我的中國石油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熬了快兩年了,離回本還有一大截,你說到底該不該割?割吧,實在不甘心。不割吧,磨得人實在受不了了?!币晃煌聝蓚€月前無可奈何地訴苦。
同事告訴記者,其它多數(shù)經(jīng)過補倉的股票已經(jīng)回本,趕緊就拋了。唯有剩下的一只中國石油成本還在20多元,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記者的建議曾是立刻賣掉換成目前仍然低估的股票,但這位同事至今仍然保留著那只被“黑嘴”忽悠、可能套牢整整一代人的“中國石油”。
“拔掉鮮花、留下雜草”,因為“風險厭惡”心理讓這位同事緊緊捏著收益率為負的中石油,而將可能有前途的上漲、賺錢的股票統(tǒng)統(tǒng)賣掉。
從熊市轉變成為牛市的過程之中,眾多股民始終無法忘記自己的持有成本。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建議是:根據(jù)股票價格相對于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來決定買入和賣出——“如果你不能說服自己堅持‘當我的股票下跌25%時我就追加買入’的正確信念,永遠戒除‘當我的股票下跌25%我就賣出’的毀滅性錯誤信念,那么你永遠不可能從股票投資上獲得什么像樣的回報?!?/p>
不過,林奇的建議對于中石油的持有者來說是個例外。雖然股價只有48元高崗上四分之一,今天的中石油仍然是極其昂貴而絲毫不值得持有。
啟示五 不預測市場
《大話西游》中紫霞仙子說:“猜中了開頭,但猜不中這結局?!?/p>
2009年對全部地球人來說,也許有人能夠猜中金融市場的開頭,但永遠沒有人會猜中結局。
“不超3000點”——這是2008年歲末國內(nèi)各大機構的2009年股市展望,大多數(shù)預測都認為A股明年的高點不會超過3000點。其中較為悲觀的預測是,2009年上市公司業(yè)績將下跌10%。悲觀的業(yè)績帶來悲觀的預期,當時1700點左右的A股距離底部還有20%的下跌空間。
而站在牛年的尾巴回頭看時,一切都已經(jīng)成為過去。正如任何價格都逃脫不了“地心引力”,但也不會永遠爬地而行一樣,金融危機挑戰(zhàn)了人們對市場的理解和信任,也印證了市場的鐵律。
預測市場繼續(xù)下跌的投資者不得不忍受著踏空,而預期市場將震蕩調(diào)整的股民沒能完整享受到牛市的單邊行情。這就是股市。
2008年“極度深寒”,2009年巨幅上漲,2010年如何?又將是一個不可預測也不必預測的未來。投資者只需要根據(jù)投資回報率上下起舞,而何必預測市場的波動?
最后還是讓我們重溫格雷厄姆的那句名言:“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臺投票機;但從長期看,它是一臺稱重機?!?本報記者丁文亞J145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丁文亞
編輯:
lil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