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jīng) > 財經(jīng)新聞 > 國內(nèi) > 正文 |
|
平安期貨?馮子灃
目前滬深300指數(shù)成分股,即使以2007年的盈利預測計算,市盈率也達到40倍。而香港市場在全球市場創(chuàng)新高,以及QDII、港股直通車等諸多利好的刺激下,高見28000點以上,市盈率達到21倍,接近歷史新高22倍的平均市盈率。一般的常識來講,如果有一樣商品,在兩個不同的市場有一倍的價差,那么消費者都會去購買便宜的,不去買貴的。但是偏偏在A股市場,價格調(diào)節(jié)作用似乎失去了作用。在QDII推出的初期,盡管A-H股價格存在巨大差異,但是市場反映比較冷淡。但是港股開始快速上漲、A-H股價格差異已經(jīng)縮小的時候,H股似乎一下子變得便宜起來,大家爭相搶購。這反映出A股市場大部分的投資者并不是理性的價值投資者。
關于泡沫是如何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個因素肯定不可缺少,那就是非理性的投資者。而非理性投資者并不一定是中小散戶,管理著大量資產(chǎn)的機構投資者也在市場估值的困惑中猶豫前進。因此,金融體系沒有一個發(fā)現(xiàn)價格的機制,容易形成泡沫經(jīng)濟。特別是在流動性過剩、而股票市場只能單邊做多的情況下,想獲利只有單邊買入,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資金供應不上,股市才會見頂,沒有人知道什么價格才算是合理的,在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下,價值投資只是一個概念而已。因此,作為金融體系的價格發(fā)現(xiàn)機制,金融期貨應該盡快推出,股指期貨只是其中的開端而已。
如果經(jīng)濟運行中存在泡沫,不能經(jīng)常性地轉移和化解,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爆破,甚至引發(fā)經(jīng)濟危機。但是一旦形成泡沫化趨勢,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扭轉過來,況且股票市場的價格傳導效率是比較低的。尤其象我國這樣相對封閉的市場,沒有外部資本自由流動,傳導速度比起開放的市場就更慢了。因此,我們需要股指期貨來增加股票市場的定價效率。當定價效率增加后,短期行情變化速度會加快,但是同時形成泡沫的時間縮短了,因此長期的波動率反而會減少。這可以解釋為什么投資者感覺股指期貨推出后市場波動增加了,而統(tǒng)計結果則有相反的結論。
由于我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資本流動速度相對較慢,況且投資者中相當大的比例仍然是個人投資者,受市場影響的程度比較大。對于目前流動性過剩短時間不可逆轉的情況下,推出股指期貨,增加市場定價效率,減少泡沫形成的時間與規(guī)模,充分發(fā)揮股指期貨的避險作用,是防范股市泡沫的有效手段。
編輯:
陳君
|
Google提供的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