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一半老人空巢生活 生理心理易患病生命質量低
人民圖片
有一天,我們終將老去。難展望,那是何等“老境”?
從人口結構和年齡層次分析,我們面臨的未來,不僅“未富先老”,還多半“老而空巢”,且愈演愈烈。
據統(tǒng)計,上海截至去年底,共有空巢老人92.21萬人,約占戶籍人口老年人總數的29.2%,其中獨居老人18.87萬。而全國1.67億60歲以上老人中,有一半過著“空巢”生活——不與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沒有子女。
空巢老人,怎樣度過晚年的每一天?衣、食、住、行、娛樂,他們有什么難處,需要什么幫助?記者近期在上海做了調查。
起居——
一日三餐是難題 疾病之時難應對
“別叫我程老,我不算老”,程建拖著一條無力的腿,過來開門。今年,他71歲,也是他空巢獨居的第六年。
這是曲陽路一售后老公房,房舊,室內凈空間小,光線不足。10歲時一場大病,程建肢殘輟學,后自學到大專,入滬某工業(yè)研究院從業(yè)至退休,但始終沒成家。程建是老大,長期與兄妹5人一起生活。弟妹陸續(xù)成家獨立后,2004年幫助程建購此房獨居。
“做飯一點不會,是我最大問題”——老程靠兄妹們送菜,自己電飯煲蒸飯。弟弟妹妹輪流,一周送兩次菜。打開冰箱,一大盆飯,幾個塑料保鮮盒,有牛肉、雞腿、鹵蛋、鴨腿,也有藕丁、青菜、豆腐干、蘿卜干,就是三四天的飯菜。“飯菜微波爐‘回鍋’加熱,就是不新鮮,蔬菜也吃幾天。”
偶爾,老程也去街上吃二兩牛肉拉面,或者在中午11時,就去社區(qū)助餐點吃飯——去晚了,腿腳不利索排隊太累。
與程建老人相比,居住在巴林居委會區(qū)域的錢雨阿姨雖已83歲,做飯還算“利索”:煤氣灶上的小鍋里,小排骨燉冬菇花菜,是一天的午、晚餐。
“每天下午去買菜,那時候小菜最便宜”,不過,她也承認,“腦子是轉不大動了”,常常是做飯的時候,想到缺了什么東西,走到廚房門外的冰箱前,打開冰箱,卻想不起要干什么了。
一日三餐,有兒女在家的年月,多半是豐盛菜肴,伴隨團圓的歡聲笑語;“空巢”的日子,卻總是殘羹冷炙,獨自下咽。
疾病就醫(yī),更是莫大的難事兒。錢阿姨念念不忘,2008年老伴患腦梗塞,她急得手足無措,是巴林居委會的干部叫來救護車,幫他們墊付了醫(yī)藥費,還帶上了御寒的被子。女兒遠在加拿大,老兩口身邊也沒有照料陪伴的人,一旦發(fā)病,勉強應對。
腿痛,走不了路,除此之外,老程大致健康?!拔液偷艿苊妹脗兏星槎己芎?,他們也常打電話來和我聊天”?!皩σ院笥惺裁雌谕课揖拖M约航】?,不要太多麻煩他們”。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包 蹇
編輯: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