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不得不說的五宗罪
當基金成為一種時尚的投資方式時,當基金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時,當基金被人們排隊搶購時,可以說,基金已成人們生活中的一種消費。但在現實的投基生活中,滿腔熱情的基民卻往往很受傷,對基金公司滿腹怨言。
時值每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日,信息時報記者總結了近年來基民集中投訴的基金業(yè)5個重點問題,清理出幾個代表性案例,以此提醒基民不要盲目消費基金,應做理性的投資者。
□本版撰文 時報記者 袁峰
基金經理離職成“家常便飯”
基民張偉是華夏基金的忠實擁躉,從2006年就一直持有華夏紅利。但年后他無意中從報紙上獲悉,他所持有的華夏紅利更換了基金經理,這讓他犯了愁:自己看中的是明星基金經理孫建冬的管理能力,他這一走,自己的基金要不要贖回?
基金經理的離職公告每天都在不斷發(fā)布。據巨靈財經最新統計,截至3月10日,今年以來已有67只公募基金調整基金經理;其中,47只基金更換基金經理,不乏一些元老級別的優(yōu)秀基金經理,比如華夏基金的孫建東和張龍,南方基金的蘇彥祝、馮皓和謝偉鴻,東方基金明星基金經理付勇等。
基民:換經理基金咋辦?
每年年末歲初“例牌”上演的基金經理離職潮牽動著千萬基民的神經,更引起了基民的“口誅筆伐”。網民SKY發(fā)貼稱,普遍存在的基金離職潮說明了基金業(yè)的浮躁,為了升職加薪,頻繁跳槽成為了基金經理的常態(tài),這樣的基金經理怎么能管理好手上的基金?
數據:過半基金受離職影響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隨機選取的10只明星基金經理掌管的基金中,6只基金在經理離職后業(yè)績下滑,而4只基金業(yè)績保持穩(wěn)定甚至有所提升。
收益出現下滑的有呂俊管理的上投摩根中國優(yōu)勢、鄭拓管理的交銀穩(wěn)健、肖華管理的博時價值、呂一凡管理的南方隆元、何震管理的廣發(fā)策略優(yōu)選、肖堅管理的易方達策略成長。
“鐵公基”幾年不分紅急壞基民
據wind統計,截至去年底,排除今年新成立基金,共有近60只偏股型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從未分過紅。其中混合型基金中,泰達荷銀效率優(yōu)選從2006年成立后就從未分過紅;華寶興業(yè)收益增長于2006年成立,去年漲幅接近90%,但至今也是“一毛不拔”。股票型基金中,興業(yè)全球視野、上投摩根成長先鋒、華寶興業(yè)先進成長都成立于2006年,至今分文未分。
基民:不應剝奪分紅權利
分不分紅其實并非衡量基金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在行情較好的時期內,基金不分紅其實是對投資人有益。
然而,基民吳小姐卻認為,未來的行情好壞通常難以判斷,基金公司不應單方面剝奪基民將收益落袋為安還是通過紅利再投資繼續(xù)投資的權利。
紅黑榜:去年5家“鐵公雞”
2009年,大部分基金公司或多或少地都分了紅,但仍有5家公司卻“一毛不拔”,成為名副其實的“鐵公雞”,分別是東方、諾德、天治、摩根士丹利華鑫和浦銀安盛基金。除了浦銀安盛成立時間不長外,其他基金公司均成立逾3年。
此外,這5家基金公司也并非在2009年沒有賺到錢。最多的東方基金利潤50億元,最少的浦銀安盛也有5億元。而和他們利潤相當或更少也分紅的基金公司很多,如民生加銀基金公司和金元比聯基金公司,基金利潤分別僅有2.92億元和1.71億元,但均作了不同程度的分紅。
業(yè)績虧損管理費照收不誤
基金虧損了還要交管理費引起的非議由來已久。2008年上半年,A股市場59家基金公司合計收取的基金管理費用為188.06億元,同期基金凈值損失高達1.08萬億元。面對如此巨大的反差,不少投資者疾聲高呼:基金公司應與投資人共擔風險,把管理費率與業(yè)績掛鉤,實行浮動費率制度。
基民:收費模式應改變
來自河南省三門峽市的網民在網上發(fā)帖稱,我國基金市場上的管理費收入與投資業(yè)績不掛鉤,業(yè)績虧損,基金公司管理費卻分文不少。這種“業(yè)績熊了,收費照牛”的旱澇保收的收費模式應該改一改了,要不然誰還會買基金?因此強烈要求基金公司修改收費規(guī)定,基金凈值虧損時不收取管理費和贖回費。特別是股市出現巨虧時,基金公司應有一定的讓利行為。
專家:缺乏競爭致高費率
國信證券基金分析師楊昊認為,其實,國內基金整體費率遠遠高于國外。整體來看,美國股票型基金的總費率1.39%,國內股票型基金的總體費率為2.08%。單看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率,國內為1.5%,美國則為0.73%。
為何基金費率多年來沒有什么變化?原因在于,中國基金業(yè)的發(fā)展歷史較短,產品沒有形成充分競爭,投資者對費率的敏感度也很低,這就導致了基金費率“鐵板一塊”。隨著基金產品越來越多樣化,基金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充分,投資者對費率敏感度的日益提高,管理費率自然會降下來。
非法“老鼠倉”屢禁不止
基金經理“老鼠倉”是讓基民最為通恨的基金非法行為,但這一行為卻“前仆后繼”屢禁不止。去年5月,融通基金公告其基金經理張野因“老鼠倉”被證監(jiān)會調查,隨后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并實施市場禁入。隨后的11月,長城、景順長城的基金經理劉海、韓剛和涂強又因涉嫌利用非公開信息進行股票操作,目前進入法律程序。
基民:現行處罰力度太小
網友“一米陽光”在東方財富網吧上指出,“老鼠倉”頻發(f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違法成本太低,基金經理抱著賭的心態(tài)“以小博大”。因此,監(jiān)管部門要加大對此類行為的處罰力度。如處理“老鼠倉”應罰錢和沒收并用,先沒收全部非法所得,在處理罰款,股民有損失還可再告。
專家:老鼠倉已列入刑法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透露,今年2月,基金經理的“老鼠倉”行為首次列入《刑法》,如果3名基金經理違規(guī)行為坐實,將可能成為進入《刑法》程序的第一批“老鼠倉”經理的除了可能面臨刑事懲罰外,還有可能承擔給投資人造成經濟損失而帶來的民事賠償責任。
擺“烏龍”卻由消費者埋單
2009年4月10日,華安上證180ETF進行分紅,13日為除息日,但其公布的IOPV并沒有除息,對投資者產生誤導,使其二級市場交易價格嚴重偏離實際凈值。隨后華安基金公告承認“預估現金計算出現偏差”,除此以外無相關處理結果。
去年12月30日,交銀“上證180公司治理ETF”的價格被推高至漲停。據交銀施羅德基金當晚發(fā)布公告,其原因是由于今年1月4日上證180治理指數成份股即將調整,交銀施羅德在當天對申購贖回清單進行調整,但在調整中出現“技術錯誤”。如果有散戶在追漲時買入,第二個交易日以收盤價賣出。即使忽略交易費用,直接賬面損失也將達6.5%。
基民:自己埋單很受傷
基民“我受傷”在新浪網發(fā)貼稱,基金公司“烏龍門”事件近年來并不少見,如寶盈資源優(yōu)選基金通常默認的現金分紅竟被紅利再投資取代;銀河、中?;?、博時、長盛、諾安、廣發(fā)、興業(yè)等基金都曾在打新股上擺過“烏龍門;南方、泰達荷銀以及華安基金身陷“上電轉債門”事件近最后往往要基民自己埋單。
專家:應保障中小投資者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劉朝陽表示,“烏龍事件”暴露出基金業(yè)在流程管理及風險控制上存在短板。但除了監(jiān)管部門應盡快出臺保障中小投資者利益的相關法規(guī)外,別無他法。因此有法律界人士建議,相關部門應借鑒海外經驗,建立中小投資者保護協會。
相關專題:金融理財投訴熱點大起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