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鹽總公司已要求各省公司準備放開專營 鹽價很可能降(2)
百姓擔心鹽會漲價
家住南岸宏聲路的張梅是一個下崗女工,孩子還在讀初中,一家人靠吃低保和打臨工維持,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在她的賬本上,買包鹽都記錄得很詳細。
說起生活,令張梅最感到頭疼的是糧食和食用油漲價。但一聽說鹽業(yè)可能也要推向市場,張梅就皺起了眉頭:“這一改莫又一下子漲到兩三塊一包,那我們吃低保的就惱火了。”
在張梅看來,許多生活必需品都與食鹽有關,“比如醬油、老干媽等。鹽價漲了,它們肯定也要漲,一個月下來可能就要多開支10來塊錢。”
張梅希望食鹽還是保持目前的經(jīng)營方式好,因為她怕以“改革”的名義漲價,“近年來涉及老百姓生活的項目都是這樣的”。首席記者 李偉
采訪札記
食鹽市場應打破壟斷
現(xiàn)在的超市中,食鹽的價格“永遠”驚人的恒定——1.4元/500克,從不打折。之所以如此,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食鹽專營的制度。
食鹽專營讓加碘食鹽為普通大眾帶來了健康,但專營制度也孕育了壟斷,讓每噸加碘食鹽在成本只增加了二三十元的情況下,零售價格卻爆漲到制鹽企業(yè)出廠價的五六倍。
食鹽專營的汗馬功勞不必再贊,只想說在各地都有質(zhì)量監(jiān)督檢查機構的情況下,是否也應考慮別讓普通百姓為食品安全而去買壟斷的大單?
記者 陳斌
鹽業(yè)改革之爭:
鹽業(yè)公司與國資委官員打起口水仗 稱每噸食鹽賺千元毫無根據(jù)
被國資委指責強烈反對改革 廣東鹽業(yè)建議展開全民大討論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作者:
李偉 陳斌
編輯:
yanglei
|